小麥葉蜂別名:齊頭蟲、小黏蟲
小麥葉蜂分布為害:小麥葉蜂為膜翅目,葉蜂科。分布廣泛.主要發生在淮河以北麥區,為害麥類作物及看麥娘等雜草。
小麥葉蜂發生規律:在華北麥田1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20~25厘米深處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開始羽化,在麥田內交尾產卵。成蟲用鋸狀產卵器將卵產在葉片主脈旁邊的組織內。1次1粒,成串產下。成蟲壽命3~7天,卵期10天。幼蟲共5齡,l~2齡白天為害葉片,3齡后白天隱蔽,黃昏后上升為害。到5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入土作繭休眠至10月中旬再蛻1次皮化蛹越冬。幼蟲有假死性,遇振動即落地。
小麥葉蜂為害特征:小麥葉蜂以幼蟲為害麥葉,從葉邊緣向內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將麥葉全部吃光。
小麥葉蜂防治措施:(1)農業措施
小麥播種前深耕細耙,破壞其化蛹越冬場所,或將休眠蛹翻至土表機械殺死或凍死。有條件地方進行水旱輪作。
(2)藥劑防治
一般應掌握在3齡前進行。噴粉用2.5%敵百蟲粉劑或用1.5%160g粉劑,每666.7平方米1.5~2千克。噴霧可用90%萬靈粉劑30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4000倍液,每666.7平方米噴藥液50~60千克。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