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啪要猛J还是要温柔点,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男人10处有痣是富贵痣,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全國服務咨詢熱線:13388425012(南區)15325881717(北區)
病蟲害圖庫

水稻立枯病|圖片|特征|防治方法

發布時間:2024-10-24      點擊次數:115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生長中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現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斷,莖基部腐爛,對水稻的生長、產量及品質危害嚴重,需要及時防治,因此,本文針對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癥狀、防治方法等信息做了詳細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控害工作起到幫助!

 1、水稻立枯病病因:

水稻立枯病菌一般在土壤中或植物體內越冬,在條件適當的時候侵染稻粒和生長衰弱的秧苗基部。堿性土壤易發病,苗床最低溫度在10℃以下,高溫在35℃以上時,或氣溫忽高忽低,也易發病。

水稻立枯病從病因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稱青枯病:在苗床上兩者往往同時發病。

(1)真菌性立枯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種子或床土消毒不徹底,加之幼苗的生長環境不良,如低溫寡照、氣溫忽高忽低等和管理不當,致使秧苗生長不健壯,抗病力減弱,病毒乘虛侵入,導致發病。

(2)生理性立枯病也稱青枯病,一般是在秧苗期低溫多雨持續時間長和管理措施不當,使幼苗生長細弱,莖葉徒長,根系發育不良,在天氣一但驟晴,根系吸收水分滿足不了葉片蒸騰需水的要求,使葉片嚴重失水,一但天氣轉晴,秧苗迅速青枯死亡,造成的生理性病害(青枯病)。

1.jpg

2、水稻立枯病癥狀:

1、芽腐:出苗前或剛出土時發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變褐色,病芽扭曲、腐爛而死。在種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層。

2、針腐:多發生于幼苗立針期到2葉期,病苗心葉枯黃,葉片不展開,基部變褐,有時葉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漸變為黃褐色。

3、黃枯、青枯:多發生于幼苗2.5葉期前后,病苗葉尖不吐水,葉色枯黃、萎蔫,成穴狀迅速向外擴展,秧苗基部與根部極易拉斷,葉片打綹。

在天氣驟晴時,幼苗迅速表現青枯,心葉及上部葉片“打綹”。幼苗葉色青綠,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現成片青綠枯死。


3、水稻立枯病綜合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方法:

(1)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排灌通暢的地方育苗。

(2)床土的選擇,應選擇園田土或上一年沒有用過旱田除草劑阿特拉津的旱田土和優質腐熟的農肥,以土與農肥 3:1的比例混拌均勻后過篩,施足底肥,減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用量,以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

(3)培育壯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水稻立枯病的關鍵。提倡稀播種育壯秧,即每平方米的苗床播種量以干籽計算在250-300克為宜;采用開閉式雙膜塑覆蓋料軟盤育苗技術,以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當出苗80%以上及時撤去地膜;早通風,早煉苗、煉小苗,控制溫濕度,避免秧苗徒長,促進根系發育,使秧苗生長健壯,一葉一心期至二葉一心保持溫度 25-30℃,床面不干不澆水,盡量少澆水,以促進水稻根系的發育,澆水一般以早上8-9時為宜,不宜用井水直接澆苗,不要大水漫灌,最好采用噴壺澆為好,澆透即可;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期溫度保持22-25℃,三葉一心以后溫度保持20℃左右,使秧苗逐漸適應外界的氣候,增強秧苗的抗逆能力,當外界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可撤去塑料膜。

 2.化學防治方法:

(1)進行嚴格種子和床土消毒。種子消毒可用浸種靈、強氯精等藥劑浸種。床土消毒可采用多功能水稻(集增肥、調酸、消毒、化控等多功能于一體)水稻壯秧營養劑與營養土混拌均勻,用量按壯秧劑的說明使用,或用25%敵克松50克對水30千克,澆20平方米苗床,使床土pH值控制在4.5-5.5之間。

(2)在苗期利用藥劑預防,在秧苗-葉-心期,用35%甲霜靈1克/平方米,15%惡霉靈水劑10毫升/平方米對水2.5千克,潑澆苗床,預防立枯病的發生。

(3)當遇到連續低溫陰雨天氣時,一般農民在陰天時不敢通風煉苗此時極易誘發水稻青枯病,因此要給苗床適當的通風換氣,可以采取通小風,減少通風時間的做法,做到晚揭膜,早蓋膜,保持床內溫度,一但發現病害發生,在發病初期可用35%立枯一次凈每袋4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止青立枯病發生和蔓延。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電話:13388425012(南區) 15325881717(北區)
傳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