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啪要猛J还是要温柔点,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男人10处有痣是富贵痣,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全國服務咨詢熱線:13388425012(南區)15325881717(北區)
病蟲害圖庫

小麥銹病|圖片|特征|防治方法

發布時間:2024-10-24      點擊次數:142

小麥銹病別名叫小麥黃疸病,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對小麥產能危害較大,需要及時防治,因此,本文針對小麥銹病的癥狀、病源、發病規律、防治方法做了簡單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控害工作起到幫助!

小麥銹病癥狀:小麥銹病俗稱黃疸,黃銹,因發病部位產生鐵銹色的粉瘡,后期表皮破裂,出現銹褐色粉狀物而得名,分條銹病、稈銹病、葉銹病3種,我縣以小麥條銹病為主。以遠覺、清流、吳家、盤龍、銅鼓、觀勝等鎮發生最重,對小麥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病原:小麥稈銹病原為禾柄銹菌小麥專化型Puccinia graminis.,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葉銹病原為Puccinia recondita.,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條銹病原為條形柄銹菌小麥專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1.jpg

小麥銹病發病規律:小麥條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麥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環。目前尚未發現病菌的轉主寄主。其侵染循環可分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個環節。小麥條銹菌在我國甘肅的隴東、隴南、青海東部、四川西北部等地夏季最熱月份旬均溫在20℃以下的地區越冬。秋季越夏的菌源隨氣流傳到我國冬麥區后,遇有適宜的溫濕度條件即可侵染冬麥秋苗,秋苗的發病開始多在冬小麥播后1個月左右。秋苗發病變早及多少,與菌源距離和播期早晚有關,距越夏菌源近、播種早則發病重。當平均氣溫降至1—2℃時,條銹菌開始進入越冬階段,一月份平均氣溫低于-6—7℃的德州、石家莊、介休一線以北,病菌不能越立,而這一線以南地區,冬季最冷月均溫不低于上述溫度的四川、云南、湖北、河南信陽、陜西關中、安康等地則可以菌絲狀態在病葉里越冬,成為當地及鄰近麥區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基地。翌年小麥返青后,越冬病葉中的菌絲體復蘇擴展,當旬均溫上升至5℃時顯癥產孢,如遇春雨或結露,病害擴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成為該病主要為害時期。在具有大面積感病品種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為流行的兩大重要條件。如遇較長時間無雨、無露的干旱情況,病害擴展常常中斷。因此常年發生春旱的華北發病輕,華東春雨較多,但氣溫回升過快,溫度過高不利該病擴展,發病也輕。只有早春低溫持續時間較長,又有春雨的條件發病重。品種抗病性差異明顯,但大面積種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種,由于病菌小種的改變,往往造成抗病性喪失。

2.jpg

小麥銹病防治措施:

該病是氣傳病害,必須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栽培措施為輔、藥劑防治為重點的綜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為害。

(1)選用抗病品種,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種定期輪換 要有計劃地推廣川麥107、川農7號、川農11號、川麥32、川育14等抗性相對較好的小麥品種,以減輕銹病的流行。在應用抗病品種時,注意抗銹品種合理布局,避免品種單一化,但也不能過多,并注意定期輪換,防止抗性喪失。

(2)農業防治

1、適期播種,適當晚播,不要過早,可減輕秋苗期條銹病發生。

2、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搞好氮磷鉀合理搭配,增強小麥抗病力。

3、合理灌溉,土壤濕度大或雨后注意開溝排水,后期發病重的需適當灌水,減少產量損失。

(3)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0.03%(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克拌麥種100公斤或12.5%特譜唑(烯唑醇、速保利、禾果利)可濕性粉劑60—80克拌麥種50公斤,拌勻后悶1—2小時播種,可減少或延緩苗期發病。

2、春季葉面噴霧 

小麥拔節或孕穗期病葉率達2%—4%,嚴重度達1%時開始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克/畝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5—22.5克/畝對水45—60公斤噴霧。小麥銹病、葉枯病、紋枯病混發時,于發病初期畝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2.5—30g,對水45—60公斤噴施效果優異,既防治銹病,又可兼治葉枯病和紋枯病。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電話:13388425012(南區) 15325881717(北區)
傳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