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炭疽病癥狀:從苗期至成熟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莖及莢,也為害葉片或葉柄。莖部染病 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呈不規則排列的黑色小點。莢染病 小黑點呈輪紋狀排列,病莢不能正常發育。苗期子吉染病 現黑褐色病斑,邊緣略淺,病斑擴展后常出現開裂或凹陷;病斑可從子葉擴展到幼莖上,致病部以上枯死。葉片染病 邊緣深褐色,內部淺褐色。葉柄染病 病斑褐色,不規則。
大豆炭疽病病原:病原為 G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l 稱大豆小叢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大豆炭疽病發病規律:病菌在大豆種子和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播種后即可發病,發病適溫25℃。病菌在12-14℃以下或34-35℃以上不能發育。生產上苗期低溫或土壤過分干燥,大豆發芽出土時間延遲,容易造成幼苗發病。成株期溫暖潮濕條件利于該菌侵染。
大豆炭疽病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種子。
(2)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深翻,實行3年以上輪作。
(3)藥劑防治 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拌種,拌后悶幾小時。也可在開花后噴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