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別名:苦馬菜、牛插鼻、剪刀草、石灰菜、絨球、花苦荬菜、苦郎頭、糯米菜
泥胡菜分布為害: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菊科,泥胡菜屬;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夏熟作物麥類、油菜量大,為害較重。
泥胡菜形態特征:直根系,入土深度60一80cm,主根發達,側根較少,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層中。株高30一90cm。莖直立,光滑或有白色蛛絲狀毛。基生葉蓮座狀,有柄,葉片倒披針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7–21cm,提琴狀羽狀分裂,頂裂較大,三角形,有時3裂,側裂片7一8對,長橢圓狀倒披針形,上面綠色,下面被白色蛛絲狀毛,莖中部葉片橢圓形,無柄,羽狀分裂,上部葉片條狀披針形至條形。頭狀花序多數,總苞球形,艮12–14mm,總苞片5–8層,背面頂端下有紫紅色雞冠狀附片,花紫紅色,全部為管狀花。瘦果圓柱形,長2.5mm,具15條縱肋棱,冠乇白色,2層,羽狀。
泥胡菜發生特點:泥胡菜為中生植物,抗逆比較強,生于路旁村邊荒地和輕鹽堿荒地,可形成以它為優勢種的雜類草群落。在落葉闊葉林區,它又是林下草地的主要伴生植物。此外,在比較濕潤的丘陵、山谷、溪邊和荒山草坡,以及微堿齊耕地上均有生氏。有的在局部低洼水分充裕區可形成單純小片群落,構成了拓荒熟耕地演替中的–個階段、在暖溫帶,3月中旬出苗,4月上旬發育成蓮座葉,4月下旬抽花莖,5月至6月開花,花期50余天;果期6月至7月。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