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殼蟲是我國園林植物的主要害蟲之一。蚧殼蟲對園林植物的危害相當嚴重,輕則發黃脫葉,重則整株死亡。本頁面主要向大家展示蚧殼蟲圖片、特征以及防治方法等信息,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控害工作起到幫助。
別名:介殼蟲
蚧殼蟲分布為害:蚧[jiè]蟲scale insect,又名“介殼蟲”。同翅目蚧總科昆蟲的統稱。雌雄異體。該蟲在國內外廣泛分布。寄主有蘋果、梨、桃、杏、李、梅、櫻桃、醋栗、枇杷、葡萄、核桃、柿、桑、茶等。在果樹上以核果受害嚴重,尤以桃樹最為嚴重。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在枝干上吸食養分,或在果實和葉片上為害。嚴重時介殼密集重疊,被害株發育受阻,樹勢衰弱,甚至枝條或全株死亡。
蚧殼蟲發生規律:蚧殼蟲蟲體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蟲體被厚厚的蠟質層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難。該蟲的為害被列為園林“五小害蟲”之首。
蚧殼蟲為害特征:蚧殼蟲是園林植物主要害蟲種類之一,在我國危害園林植物的蚧殼蟲約600余種,目前危害長春市園林樹木較為嚴重的有6種, 主要有白蠟蚧、朝鮮毛球蚧、圓盾蚧、水木堅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蚧殼蟲主要為害女貞、山杏、京桃、糖槭等樹種,造成枝葉發黃、畸形、葉片脫落, 嚴重者導致整株死亡, 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及園林綠化效果。
蚧殼蟲防治方法:1. 加強養護管理,定期施肥,增強樹勢及樹木的抗性;結合養護管理,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蟲;對死株進行集中燒毀,徹底消滅蟲源,以免傳播;加強修剪,通風透光,減少蟲害發生率。
2. 化學防治
針對蚧殼蟲的形態特點,對該類害蟲的防治選擇具有超強的內吸和滲透作用的藥劑,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噴施,藥液經樹體吸收后,蚧殼蟲吮吸到有毒的樹體汁液中毒死亡,殺蟲效果好。用藥建議在溫度較高(要求在28℃-32℃,因此溫度藥液傳導快,蚧殼蟲易中毒,且該溫度下蠟質層變軟,利于藥液滲透蟲體)的下午使用,連噴兩次,間隔期為5-7d。對高大、藥液很難噴到的樹木,可采用在樹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樹體殺蟲劑”,藥液通過木質部導管輸送傳導到頂部,對蟲齡大、蠟質層厚及難防治的蚧殼蟲效果明顯,操作簡單,防治徹底。
3. 生物防治
針對不同蚧殼蟲,利用天敵進行防治。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