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葉又名竹節菜、雞舌草、水金釵、斷節草、雞舌癀等,是鴨妬草科水竹葉屬,1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水竹葉英文名:Murdannia triquetra(Wall.) Bruckn。
水竹葉繁殖傳播擴散方式:種子繁殖,或匍匐枝節上生根營無性繁殖。蒴果熟后自然開裂,脫落田間。
水竹葉形態特征:1、根:具長而橫走根狀莖,根狀莖具葉鞘,節間長6cm,節上具細長須狀根。初生根呈白色,較粗壯,后漸伸長,最長可達15cm,中后期轉淺褐色,衰老時呈黑褐色。
2、莖:細長,肉質,下部匍匐,徑1~2mm。節上生根,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長達40cm,節間長8cm,密生1列白硬毛,與下一葉鞘的1列毛相連續。
3、葉:長圓狀披針形,平展或稍折疊,長2~5cm,寬0.5~0.8cm,頂端漸尖而頭鈍。葉片下部有睫毛,葉鞘邊緣密生短柔毛。無柄。
4、花:聚傘花序退化為單朵花,于分枝頂生或近頂端腋生,花序梗長1~2cm,頂生者長,腋生者短。花序梗中部有1條狀苞片,有時苞片腋中生1朵花。萼片狹長圓形,淺舟狀,長0.4~0.6cm,綠色,散生紫色斑點,無毛或先端簇生短柔毛,果期宿存。花瓣狹倒卵圓形,稍長于萼片,粉紅色、紫紅色或藍紫色。發育雄蕊3枚,退化雄蕊3枚,頂端戟形,花絲基部有毛。子房3室,每室具數顆胚珠。
5、果實:蒴果卵圓形狀3棱形,長0.5~0.7cm,徑0.3~0.4cm,兩端鈍或短急尖,每室有種子3粒,有時僅1~2粒。
6、種子:短柱狀,稍壓扁,紅灰色,有溝紋和窩孔。
水竹葉生物學特性:花果期9~10月。種子成熟后蒴果自然開裂,脫落田間,進入休眠。生長環境:生于田埂、溝邊、渠邊、水田、濕地等。
水竹葉危害:根系發達,長勢旺盛,具有很強的吸水、吸肥能力,與作物爭肥、爭水、爭光、爭空間。生長期長,群體大,對多種除草劑有抗性,根除難度大。
水竹葉分布范圍:中國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有分布。印度也有分布。
水竹葉用途:具有清熱、利尿、消腫、解毒的功效。治肺熱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腫痛、癰癤療腫。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
水竹葉防治方法:清除田周邊溝、渠、田埂雜草,防其散落的種子隨灌溉水或風雨帶入田中。冬閑田在春季提早干耕曬垡,通過機械翻壓、日光曝曬,減少雜草基數。春季閑田和早稻田翻耕時淺水旋耕,盡量將水竹葉打下土中,插秧前清理殘枝。4月上旬前生長緩慢,耐藥性較差,在早春翻耕前重點防除。用農達、克無蹤或二甲四氯等除草劑殺滅。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