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兒菜別名野紅花、青刺薊等,刺兒菜在田間相當常見。在農田里發現刺兒菜時,應當將刺兒菜及時摘除。為幫助大家有效治理,本文從它的形態特征、發生特點以及防治方法等多方面進行了介紹。
刺兒菜分布為害: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江蘇北部。農田、果園的常見雜草,有時數量多,危害較重。又是棉蚜、向日葵菌核的寄主。
刺兒菜形態特征:植株高25-50cm,莖直立,匍匐根長。無毛或有蛛絲壯毛,葉互生,無柄。頭狀花序直立,雌雄異株,雌花序較雄花序大,雄花序總苞長約18毫米,雌花序總苞長約25 毫米;總苞片6層,外層甚短,長橢圓狀披針形,中層以內總苞片披針形,頂端長尖,有刺。雄花花冠長17-20毫米,雌花花冠長約26毫米,雄花花冠裂片長 9-10毫米,雌花花冠裂片約5毫米,花冠紫紅色,雄花花藥為紫紅色,花藥長約6毫米,雌花退化雄蕊的花藥長約2毫米;花序托凸起,有托毛。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狀。
刺兒菜發生特點: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間。喜生于腐殖質多的微酸性至中性土中,生活力、再生力很強。每個芽均可發育成新的植株,斷根仍可成活。花期6-9月,果期8-10月。通常于種子成熟后,整個植株于根頸處斷裂,植株由于被風吹而于地面滾動,從而散布種子。
刺兒菜防治方法:農田、果園的常見雜草,有時數量多,危害較重。也會危害小麥、棉花、大豆等旱作物,由于其匍匐根狀莖很發達,耐藥性強,防治難度較大。麥喜58克/升雙氟·唑嘧胺懸浮劑對刺兒菜防效較差。2甲4氯對刺兒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麥4葉期以后至拔節前使用。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