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慈姑也叫狹葉慈姑、三腳剪、水芋,是對水稻生長危害較大的一種雜草。本文就以野慈姑的圖片、特征、發生規律、防治方法等內容幫助大家有效控害。
野慈姑分布為害:野慈姑,澤瀉科,慈姑屬,野慈姑為慈姑的變種 ,多年生草本植物,與慈姑相比,野慈姑植株較矮,葉片較小、薄。中國各地均有分布,特別是灌水條件好,施肥水平高的稻田為害較重。生長在稻田里影響水稻生長。
野慈姑形態特征:高50-100厘米,根狀莖橫生,較粗壯,頂端膨大成球莖,長2-4厘米,徑約1厘米,土黃色?;~簇生,葉形變化極大。多數為狹箭形,通常頂裂片短于側裂片,頂端裂片長4-9厘米,寬1-2厘米,基部裂片長4-18厘米,寬6-11毫米。頂裂片與側裂片之間縊縮,葉柄粗壯,長20-40厘米,基部擴大成鞘狀,邊緣膜質。7-10月開花,花梗直立,高20-70厘米,粗壯,總狀花序或圓錐形花序,花白色,雌雄同株。10-11月結果,同時形成地下球莖。種子褐色。霜凍后地上部分枯死。
野慈姑發生規律:野慈姑適應性強,喜光,喜在水肥充足的溝渠及淺水中生長。慈姑喜溫暖濕潤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5℃。宜肥沃的黏壤土。
野慈姑防治方法:
1、農藝措施防治:1.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2.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并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3.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
2、藥劑防治:在播種(催芽)后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采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