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分布,被視為農(nóng)田山野間的雜草,因此本頁面主要向大家展示蒲公英圖片、蒲公英特征等信息,望大家對其有所了解。
蒲公英別名:蒲公草、婆婆丁、黃花地丁、蒲公丁、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尿床草
蒲公英分布為害: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蒲公英形態(tài)特征: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長,單一或分枝,外皮黃棕色。葉根生,排成蓮座狀,狹倒披針形,大頭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shù)齒,先端稍鈍或尖,基部漸狹成柄,無毛蔌有蛛絲狀細軟毛。花莖比葉短或等長,結(jié)果時伸長,上部密被白色蛛絲狀毛。頭狀花序單一,頂生,長約3.5cm;總苞片草質(zhì),綠色,部分淡紅色或紫紅色,先端有或無小角,有白色蛛絲狀毛;舌狀花鮮黃色,先端平截,5齒裂,兩性。瘦果倒披針形,土黃色或黃棕色,有縱棱及橫瘤,中產(chǎn)以上的橫瘤有刺狀突起,先端有喙,頂生白色冠毛。花莖是空心的,折斷之后有白色的乳汁。匙形或狹長倒卵形的葉子呈蓮座狀平鋪,羽狀淺裂或齒裂。冬末春初抽花莖,頂端生一頭狀花序。花為亮黃色,由很多細花瓣組成。果實成熟之后,形似一白色絨球,成一朵圓的蒲公英傘,被風(fēng)吹過會分為帶著一粒種子的小白傘。
蒲公英發(fā)生特點:生于路旁、田野、山坡、荒地和堤埂。花果期3-7月,種子及地下莖繁殖。
南區(qū)電話
北區(qū)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