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蓑蛾是對柑橘、茶樹、梨樹、桃樹等果樹構成嚴重威脅的一類害蟲,應當及時防治大蓑蛾,本文就以大蓑蛾的圖片、特征、發生規律以及大蓑蛾的防治方法等內容做了詳細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科學防控該類害蟲。
大蓑蛾別名:大窠蓑蛾、大袋蛾、大背袋蟲
大蓑蛾分布為害:
大蓑蛾是鱗翅目蓑蛾科窠蓑蛾屬的一類害蟲,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區。
大蓑蛾發生規律:
在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蓑囊中越冬。翌春3月下旬開始化蛹,4月底至5月初為成蟲羽化盛期,雌蛾多于雄蛾。雄蛾羽化后離開蓑囊,尋覓雌蛾。雌成蟲羽化后不離開蓑囊,在黃昏時將頭胸伸出囊外,招引雄蛾,交尾時間多在13:00-20∶00。雌成蟲將卵產在蓑囊內,每雌可產3000-6000粒。幼蟲孵化后立即吐絲造囊。初齡幼蟲有群居習性,并能吐絲下垂,隨風擴散。幼蟲在3~4齡開始轉移,分散為害。9月底至10月初幼蟲在囊內越冬。
大蓑蛾為害特征:
貴州年生1代,安徽、浙江、江蘇、湖南等省年生1-2代,江西2代,臺灣2-3代。多以3-4齡幼蟲,個別以老熟幼蟲在枝葉上的護囊內越冬。安徽、浙江一帶2-3月間,氣溫l0℃左右,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和取食,由于此間蟲齡高,食量大,成為茶園早春的主要害蟲之一。寄主于茶、油茶、楓楊、刺槐、柑桔、咖啡、枇杷、梨、桃、法國梧桐等。幼蟲在護囊中咬食葉片、嫩梢或剝食枝干、果實皮層,造成局部茶叢光禿。
大蓑蛾防治方法:
①冬季或早春人工摘除護囊,集中燒毀。②用大蓑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可獲得良好效果。③成蟲發生期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④在幼蟲發生時,可噴灑90%敵百蟲晶體或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5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2000-3000倍液。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