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是禾本科罔草屬植物。屬于麥田中的新雜草,近幾年在我省各地有零星發生。本文將針對罔草的分布為害、形態特征、防治等方面進行介紹,以便大家更好的進行防治。
罔草分布為害: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區和長江流域,在稻茬麥中屬于優勢雜草,危害性在部分地區尤為嚴重!
罔草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須根細軟;稈叢生,直立,不分枝,高15~90厘米,具2~4節。葉鞘無毛,多長于節間;葉片闊條形,長5~20厘米,寬3~10厘米;葉舌透明膜質,長3~10毫米。圓錐花序,狹窄,分枝稀疏,直立或斜生;小穗兩側壓扁,近圓形,灰綠色;常含1花,長約3毫米;穎草質,白色,背部灰綠色,具淡色橫紋;外稃窄披針形,具5脈,常具伸出穎外之短尖頭;花藥黃色,長約1-毫米。穎果極小,黃褐色,長圓形,長約1.5毫米,先端具叢生短毛。雄蕊3,花柱2,橢圓形。花果期4~10月。
罔草防治方法:
罔草是稻麥茬主要雜草,目前防效尚可的除草劑主要是異丙隆、甲基二磺隆。在罔草對唑啉草酯沒有抗性或抗性較弱的地方也可以用唑啉草酯,或者將其與甲基二磺隆、異丙隆混用。罔草抗性產生快,部分地區的罔草種群已經對炔草酯等除草劑已產生較強的抗藥性,且種群數量較大,用這類藥防除罔草效果已較差。異丙隆和甲基二磺隆需要適期施藥,要特別注意避免在降溫之前施藥,避免在施藥后12-20天內遇強降溫極端低溫天氣,否則會發生藥害。
小麥田除罔草要“除早除小”,可在出草之前進行封閉處理,可選用乙草胺、氟噻草胺、丙草胺、異丙隆、丙草·異丙隆等藥劑。出草之后,小麥3葉期之前,選擇氟噻·吡酰·呋、吡酰·異丙隆、異隆·丙·氯吡或者異丙隆加丙草胺或氟噻草胺進行“連封帶殺”;麥3-5葉期,雜草出齊時,擇機適墑用甲基二磺隆加異丙隆進行莖葉處理”。
南區電話
北區電話
微信-南
微信-北